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作为新基建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2021年机器人赛道有多火?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1月份国内机器人产量为31915台,同比增长27.9%,较10月的同比增速提升了17.3个百分点。前11个月,国内机器人产量累计达到33.01万台,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速为49%,产量创下历史同期的新高。
12月28日,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15个部门正式印发《“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到2025年,我国成为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和集成应用新高地,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超过20%,制造业机器人密度实现翻番。
金鼎资产董事长龙灏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作为制造业强国建设的主攻方向,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对巩固实体经济,建成现代化的产业体系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对我国数字化、网络化与智能化技术产业链形成协同合作与优化升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在政策上将更趋向于工业机器人等新兴产业的发展。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12月份以来,机器人行业融资事件共计10起,其中过1亿元(含亿元级)6起,最高达36亿元融资规模。主要涉及配送服务机器人、手术机器人领域等。
融资的背后是对公司登陆资本市场的看好,亦有投资者提问,机器人板块未来会走出牛股么?
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机器人为例,据记者梳理,截至12月29日,88家公司年内市场表现整体良好,共有61家公司股价实现上涨,占比69.32%。其中,精功科技、双环传动、香农芯创、斯莱克、美锦能源、天奇股份、晶盛机电等7家公司股价实现翻倍。
龙灏认为,“中国制造2025”政策将机器人作为重点突破领域,机器人板块将在A股资本市场上走出长牛个股。当下是智能机器人的初级应用时期,未来对云计算、大数据及工业互联网等数据传输技术均有较高要求,来满足各行业的应用需求。意味着机器人行业发展空间足,周期时间长。
进一步梳理,不少上市公司出货量、市占率正逐步提高。在前三季度主要机器人企业国内出货量排名中,汇川技术和埃斯顿分别位列第七和第八,其中汇川技术出货量达8315台(主要为scara机器人),出货量市占率从2020年的2.3%提升至2021前三季度的4.6%;埃斯顿出货量达6902台(主要为六轴机器人),出货量市占率从2020年的3.3%提升至2021年前三季度的3.8%。
未来,哪些细分领域公司能够更好踏上机器人行业发展周期的节奏?
巨泽投资董事长马澄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高端工业母机(数控机床)、工业互联网等领域是政策支持方向,更符合机器人行业发展周期的节奏,尤其是“国之重器”的工业母机是工业化乃至智能制造的根本,本土替代和下游需求旺盛,有望在2022年产能持续释放。
除了工业机器人以外,在天风证券分析师孙谦看来,服务机器人细分赛道中,配送、接待以及清洁机器人。在使用场景、功能拓展方面都仍有较大的拓展空间。